文科危机?重塑文科生的不可替代性!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最近我也关注到了“文科危机”这个热议的话题。每次看到这样的观点和新闻,难免有些失落和迷茫。

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事实真如此,我能找到什么出路吗?

事实上,在了解更多信息后,我发现文科面临的挑战并非孤立的现象

高等教育在适应经济与社会变化中高等教育面临普遍的挑战。无论文理,不同学科都或多或少地面临就业市场变化的压力,尤其是AI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文科与理工科的就业都有冲击,一些如翻译与内容编辑等文科岗位和传统理工科岗位均受到替代压力。

我想,AI时代,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担负起全新的使命。

作为新一批财经学子,我们需要重新发现文科价值,重新定义我们文科生的不可替代性。

正如《大西洋月刊》在《The Humanities Are in Crisis》中提到,文科的所谓“危机”更多源于其未能有效对接社会需求,而非其核心价值的缺失。

跨学科融合也许可以成为我们文理科生解决共同挑战的一条路径。

这种跨学科的理念,非常吸引我。尤其对于文科来说,它使得我们的专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研究,而是能够借助理工科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文化、社会现象更精准、更深入的研究。

同时我觉得通过多个学科的学习,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多样,这也许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未来的一条出路。

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想要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容易给自己设限制,跳出去熟悉的专业会使我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更别说知识本身的难度,就像编程。

但转机是什么呢?

当我接触AI后,我发现好像一切都变得有可能了。其他专业上的问题,通过问大模型当下就能得到解决,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我少了很多畏难心理。

同时我也入门了很多AI工具,它们非常强大。自从我接触了AI编程工具之后,才真正打开了学习编程的大门。

我可以不像之前找一套网课从最简单的语法学起,而是学着去利用AI在实战中快速地学习,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特别容易调动我的学习兴趣,因为我不再是学了抽象的理论后实践,而是可以直接从实践中学习这种编程能力。

使用AI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文科危机下,AI对于我们文科生来讲是巨大的机遇,而不是一种威胁。

只要我们愿意拥抱AI,它就能为我们所用,降低我们学习各种知识的门槛,让我们成为更强大的个体。

现在,我的AI学习仍在继续,我会一直持续学习下去,相信AI会帮助我成为更厉害的自己。

也希望大家都能在AI时代,重新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郝佳颖

返回 目录页